发布时间:21-01-18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记者 任紫薇
前不久的“魏则西”事件闹得沸沸扬扬,网上寻医问药的诊疗方式也再次成为网友们争论的焦点。看病不需要请假去医院排队,只要上网,就可以查到解决的办法,甚至有些网站还直接提供向“名医”咨询的机会。不过,不少医疗专家表示,这种貌似便捷的“问诊”方式其实存在着很多隐患。
从十堰城区经十房路口至房县,从房县县城至神农架方向沿209国道向南行驶25公里即到。
轻信网上排石偏方 胆囊结石“跑”进胆管
48岁的吴女士体检时发现自己患上了胆囊结石。因为症状并不明显,热衷网络的她便在网上搜寻可以排石的中药办法,便没有去医院专科就诊。
害怕药物有毒副作用,吴女士选取的方子大多是食物,可按照网上的说法吃了一个月,病情没见好,右上腹还隐隐作痛起来。再去医院检查,发现胆囊内的结石竟然卡在了胆管中,好在结石不大没有造成生命危险,但需尽快接受手术。
东风总医院肝胆·胰·甲状腺外科副主任医师沈丰表示,虽然中医有“药食同源”的说法,但单靠食物来治疗疾病,效果并不好。
“因为延误了治疗时机,胆囊结石变成了胆管结石,无疑增加了腔镜手术的难度。并且术后,吴女士还需要在胆管内放入T管引流胆汁。而且,一来二去,整个治疗花费了更多的时间和费用。”
听从“专家”建议 做了没必要的手术
张女士两年前查出患上宫颈糜烂,因觉得疾病难以启齿,便通过网上进行了问诊,结果一位民营医院的“专家”告诉张女士,最好做个利普刀手术,切除糜烂部分,防止糜烂以后恶化为癌。在这家医院“专家”邀请下,张女士来到该医院进行了一系列检查,并进行了利普刀手术。
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落地,今年34岁的张女士准备怀二胎,但当她带着一系列检查资料来到市妇幼保健院咨询,没想到医生告诉她,曾经的利普刀手术可能会给生二孩带来一定的风险。“看了她的病历和以前做的检查结果,我们都觉得她原来的宫颈糜烂并不严重,完全没有必要手术。”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金琳说,手术后,张女士宫颈留下疤痕,疤痕会造成宫颈质地变硬,使宫颈的扩张受到影响,影响她自然分娩。
医生提醒:网上看病不靠谱
东风总医院沈丰医师表示,从医学发展到现在,很多疾病通过仪器检查都未必能够确诊,更何况靠网络上的三言两语叙述。就拿心梗病人来说,肚子痛、背疼、牙疼、胸痛……都可能提示是心脏出了问题,试想如果只是在网上问诊,肯定不可能得到准备的诊断。
“不少病人来到门诊,直接说‘我在网上查得是某某病,你帮我开点药就行了。’”东风总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刘菡曾告诉记者,有些患者听信了网上错误诊断,对疾病一知半解,拿着“百度”来和医生抠字眼,医生还要极力解释劝说,费时费力,还容易引起矛盾。
采访中,多位专家表示,网上提供问诊的医生,良莠不齐,动机各有不同。最糟糕的是,有一些根本不具有医生职业资质的“专家”打着问诊的旗号,推销某种药物或某种技术,邀约患者到其所在营业机构进行诊疗。然后,无病说成有病、小病说成大病,最终,欺骗患者。
网络最好用于医患沟通
当然,网络也并非一无是处。东风总医院肝胆·胰·甲状腺外科很早就建立了甲友之家QQ群、微信群,病友在此互相交流,增强了抗击甲状腺癌的信心。平时,医生们还会在里面解答患者的一些疑问。
市太和医院妇科三病区副主任郭广玲也有自己的微信群,她表示,一般坐诊时会介绍自己的病人加入其中,每天在群里介绍女性健康知识。
“正规医院的医生在网上绝对不会下定论、开处方,主要是规避医疗风险。另外,医生大多都很忙,尤其是各个学科顶级专家,未必有时间解答众多患者的提问,那些一分钟就给患者解答的‘专家’真实身份可想而知。”一位医生告诉记者。
专业人士提醒,患者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医疗知识,学习保健常识,但中医讲究望、闻、问、切,西医更是需要通过医疗器械辅助检查,仅仅靠患者的描述就下诊断,绝对是不科学、不准确的。患者在网上查询过程中,网络专家的意见只能作为参考,不可全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