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1-01-01
受国际形势影响成品油价再度上调,而跟油有关的“阻碍”消费者买车的“燃油税”、“排放税”也都在酝酿,这就直接致使了消费者用车费用的增加!既然都跟油有关,所以与节油有关的新能源车就被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由于传统内燃机车辆在现有条件下已经将省油功夫做到了极致,提升的空间非常有限。在全新替代能源尚未明确、纯电动技术远未达到实用水平,而氢燃料驱动技术的制造成本让普通消费者感觉高不可攀。高油价在带来燃油危机同时,也为新一代能源汽车的发展注入了更多的成长基因。
说到新能源车离我们最近的就是混合动力车型了.在海外混合动力车的发展已日渐成熟,特别是北美和欧洲市场。但在国内,混合动力车现在仅仅是个开端。与氢燃料电池车相比,推出混合动力车被称为是中期的汽车能源解决方案之一。由于各国家、地区的造车理念不尽相同,所以新能源车的发展也参次不齐。在目前国内混合动力市场,非主流的主流也就是为数不多的几个日系品牌。当然这些车虽然都早已进入量产状态,但消费者观念更多的价格较高所至,混合动力车型在市场上保有量并不大,但当我们提即及混合动力车时,第一个进入印象中的便是普锐斯,思域,而目前国内推出混合动力车的也只有一汽丰田,上海通用和东风本田三家,其中上海通用的君越借奥运东风,上月才刚刚推出。目前在国内市场销售的混合动力车也只有普瑞斯、思域、雷克萨斯LS600hl、RX400、混合动力版君越等寥寥可数的几款。
其实混合动力车在技术的应用上比普通汽车更为先进,而且加上巨额的研发成本,在定价上相比汽油版普及车型要高出许多,令很多消费者望而却步。从厂方来看,开发过程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需要投入巨额的开发费用,所有的努力最终都希望从市场销售中得到相应的回报。单从这个角度考虑,似乎目前国内混合动力车的定价属“合理”的。从消费者方来看,国内汽车普及还在进行中,消费者的富裕程度反映在买车上,还达不到可以将几万元的差价置之不理的程度。简单算笔账,如果用车按12年的使用年限计算,丰田混合动力所节约的燃油费用远低于车价高出的部分,消费者为了环保,也不可能自己去多支付几万元的“环保费”。这也就是丰田普瑞斯一直不振的根本原因。
其次,技术发展一直是我国汽车发展需要快速突破的难题,在混合动力车的技术上更是如此。在汽车合资企业中,技术主要掌握在外资方手中;而在自主汽车品牌中,混合动力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在混合动力车的关键零部件上,我国主要还是依赖进口。由于自主的空间很有限,直接为混合动力技术的产业化带来了很大的障碍。由此,高档进口慢慢成为新能源混合动力的代名词,零件进口数量方面绝大程度制约了部分品牌混合动力车型的量产化。
在此之前,中国汽车界和科技界曾对电动车的开发情有独钟,主要出于如下考虑:传统汽车中国比发达国家晚了几十年;而电动车全世界还没有大突破,现在开始研究,与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完全可能后来者居上。但是这种“抄近道儿”的傻聪明终于随着美国日本汽车业宣布放弃电动车的研发而走进死胡同。
应该说,中国汽车业的发展思路应该转移到务实而量力而行的方向了。氢动力燃料电池车,是一项必须关注的前沿技术,但仅仅是“关注”即可。而混合动力车的研发倒应该是当务之急。一是混合动力车并非什么远在天边的高科技,又有成熟的商品化车型可借鉴。二是混合动力车特别适合中国大城市交通普遍拥堵,汽车频繁制动的国情,节能治污的效果可以发挥到极致。
在未来,如果中国的油价继续攀升或实行燃油税,道路拥堵又难以根本改善,市场的混合动力车的需求就会非常迫切。合资生产或者进口混合动力车,估计很快就会被精明的生产商或经销商提到议事日程。混合动力车将是中国车市的新商机。
而此次北京奥运会“绿色奥运,科技奥运”的理念也强烈的促进中国汽车的能源和技术改革。不但增强了中国消费者对民族汽车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也为中国汽车工业的新能源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剂,势必推动整个行业提高新能源技术研究开发的力度。这就为中国汽车工业跳跃式增长,占领新的细分市场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可能在未来可预计的几十年,中国的老百姓就可有买到一辆品质好、技术优、价格低的节能环保车。